《社保News》第69期:人社部启动招聘专项行动;国家医保局整合产科医疗服务价格;蓝领岗位薪酬上涨;多地取消房贷利率下限;深圳调整社保缴纳流程;珠海调整公积金限额标准;安徽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社保政策速报——
1、【最高可贷180万元!河南调整省直住房公积金部分政策】
该通知提到,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在郑州市区内购买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由100万元调整为120万元,在郑州市郊县购买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由80万元调整为100万元。首套或二套住房、夫妻双方缴存或单方缴存不影响最高贷款额度;二套房具体贷款金额不与家庭缴存余额挂钩......
2、【贵阳市最新通知!事关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单位缴费比例为8.5%,其中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为1%。用人单位缴费基数上下限指标以上一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80%至300%进行保底和封顶。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5周岁及以下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3.4%,35周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4.4%......
3、【扬州再发楼市新政 公积金两人最多可贷202万元】
通知指出,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单缴存人、双缴存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阶段性上调至78万元、130万元。缴存人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改善型住宅(不含二手房)的,其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上浮20%。改善型住宅、绿色建筑、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政策可叠加享受......
4、【珠海调整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限额标准】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自然年度)月平均工资。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设定为珠海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为33,468元;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珠海市最低工资标准1,900元。
5、【黄冈市将调整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通知明确,我市单位对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为22619元(单边),每月缴存额上限为2714元(单边),下限为180元(单边),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限高保低”政策。为支持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新市民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下限可以执行100元缴存标准(单边)。中央、省驻黄单位(工资由中央、省级统筹)缴存基数上限可参照武汉市标准执行。
6、【北京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开始申报2024年社保缴费工资】
用人单位在6月10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7月14日、7月15日至7月25日期间向税务部门申报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的,可分别于7月3日、7月17日、7月28日后,通过北京住房公积金单位网上业务平台或住房公积金业务柜台确定202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时,授权公积金部门通过数据共享方式获取已申报的社会保险费缴费工资,作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无需重复填报。
7、【下月起,深圳社会保险费缴纳流程有新调整】
该公告中称,自2024年7月1日起,将此前实行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缴费人)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缴费工资,再按照核定的应缴费额向税务部门缴费的流程,优化调整为缴费人直接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缴费......
8、【云南省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各地要持续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价格临时补贴等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失业保险金标准全省统一,按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90%足额发放......
9、【邯郸优化房地产政策,提高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
三、落实住房贷款支持政策。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利率分别调整为2.775%和3.325%。提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二孩”“三孩”家庭,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分别提高至80万元、100万元。
10、【厦门阶段性启动“商转公” 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20万】
符合厦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异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在厦门市购买自住住房,可向厦门市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通知还提出,厦门将阶段性启动商业性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11、【安徽实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8月1日起施行】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医保待遇享受期内,可享受生育医疗待遇和生育补助金待遇。灵活就业人员本人发生的符合生育保险政策规定的生育医疗费,参照当地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执行。灵活就业人员分娩的,享受生育补助金待遇,标准为:安徽省上年度月平均最低工资第一档÷30天×98天。
——案例精选——
1、【陪产护理假“缩水”,劳动者能否主张赔偿?】
苏某于2021年4月18日入职某公司工作,试用期2个月。该公司《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规定“转正员工享受3天带薪护理假陪产”。2021年5月26日,苏某向公司提出休陪产护理假,被告知试用期内不符合休假条件。苏某之妻于2021年6月1日顺利生产后,苏某再次提交20天护理假的休假申请,并提供了《结婚证》和《出生医学证明》。公司安排苏某调休4天休息日进行了陪产护理。
2、【教师被撞致工伤对方拒绝“双赔”,停工留薪能否获赔误工费?】
下班途中被撞致残,受工伤的教师王京(化名)起诉要求肇事外卖员及其公司赔偿包括误工费在内的各项损失,但对方拒赔,认为王老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停工留薪期工资,不该获得“双赔”。记者12日从北京一中院获悉,最终法院判决此案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3、【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基数,如何计算?】
在2022年9月23日的谈话中,双方均同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且主张的经济补偿金标准差距不大。在此情况下,房产公司负有明确答复是否同意陈某所提方案的义务,其既未明确表态,亦未行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赋予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是从次月起停发月度绩效等相对固定项目报酬,仅发放固定工资5579元,导致陈某的实际收入显著减少,其恶意拖延磋商迫使陈某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意图非常明显......
4、【公司以员工泄密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引争议】
2024年1月8日,新疆某检测公司诉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芳草湖垦区人民法院。一审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期满后,新疆某检测公司以单方面不续签为由,与贺某龙解除劳动合同,不属于用人单位以维持或提高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情形,应向贺某龙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以贺某龙因泄密主动离职为由,诉请不予支付贺某龙经济补偿金1.6万元,因其未提供证据证实该主张,不予支持......
5、【用人单位请注意,竞业限制范围约定不能过于宽泛】
综合相关证据,可认定B公司的产品与业务主要面向的是乘用车客户,A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商用车混动系统。从需求者角度来看,商用车混动系统与乘用车新能源动力系统间的替代程度不高,两者的客户群明显不同,两者竞争关系较弱,因此A公司与B公司尚不存在竞争关系。故宋某入职B公司未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法院依法判决驳回A公司的诉讼请求。
——社会热点——
1、【来看!劳动者的工作时长这样规定!】
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
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应将贯彻《规定》和贯彻《劳动法》结合起来,保证职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有些企业还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一律以每周40小时为基础计算。
2、【主动加班竟被罚款20元!咋回事?】
(一)劳动者如存在肆意迟到等行为属于违反劳动纪律,企业和雇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乎情理的考勤扣款是被允许的,但一些用人单位超出员工正常日薪的罚款不合法。
3、【一个人入职211家公司,“完美应聘者”的阴谋】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薛松:如果说一旦查出来真实的社保,被害单位会发现每个月都在换着缴社保的单位,所以容易露馅,所以他们是拒绝被害单位给自己缴纳社保的。
被告人 陶某某:他只会拖延,就是说上家公司没有退出之类的,我也在跟上家公司交涉,可能上家公司的人事已经离职了,或者说直接跟老板谈妥,说等我转正之后你再给我缴,老板也会觉得这样挺好的,我也省一笔钱。
4、【第一届人力资源服务交易大会将于7月6日在重庆举行】
据透露,作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首次交易大会,将集中展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邀请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现场交易对接,围绕人力资源助力就业创业、助力实体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开幕活动、交易对接、研讨交流等环节。
5、【签合同前必看!这些陷阱,带你逐一击破】
“空白”合同是指公司在合同中,留下一些重要的条款,比如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未明确约定,以便公司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这种合同可能导致员工在未来面临不确定性和利益受损的风险。
6、【沪滇两地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深度交流合作】
云南网讯(记者 杨萍)为进一步促进沪滇协作走深走实,推动两地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切实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就业、服务人才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近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人社有关部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赴上海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深度交流合作。
7、【浙江立法鼓励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利于照顾婴幼儿的弹性工作方式】
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家庭关系的措施,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
互联网平台经营者及其合作企业应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劳动报酬;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依法承担职业伤害保障责任;
8、【什么是服务期?入职都要约定服务期吗?】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9、【国家统计局解读2024年5月份CPI和PPI数据】
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10、【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宝马、大众、奔驰立刻表态:反对!】
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他参与调查但未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对此,宝马、大众、奔驰等车企纷纷表态。
11、【最新物价数据背后,这个关键趋势延续】
周茂华表示,国内商品消费需求动能有望增强,生猪供需关系改善对猪肉价格滞后影响或逐步显现,能源等商品价格走高影响及去年基数相对低,均利好年内物价回升。但与此同时,也需要留意极端气候、上下游成本传导对终端物价的影响。
12、【最低可还1元本金!多家银行出手,房贷先息后本热度升温】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般是对后续五年收入状况持续改善的家庭,可以尝试此类服务。但轻易认为后续偿还能力增加,或者误判收入状况,就容易产生新压力和风险。”不过,严跃进也认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大规模推进此类模式同样会带来风险,建议对于部分阶段性偿付压力有减轻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可以做个体评估后实施。
13、【美联储“突变”!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超60%,11月概率接近85%】
当天稍早时,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到能源价格下降以及食品价格增速放缓的影响,美国5月通胀水平降温,5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降至3个月以来低位。分析人士表示,CPI数据出炉后,市场对美联储今年降息两次的信心稍有增强。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的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在今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60%,11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85%。
14、【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目前怎么样了?】
目前,部分地方已经开展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省域内的互通共享,比如福建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已经接入了243家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基本实现了省、市、县级公立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报告调阅共享,累计互认了2.85亿项(次),覆盖了1.44亿就诊人次;甘肃省检查检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接入了二级以上医院234家,共享各类检查检验报告8243万份;广东省明确了114个首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在广州、深圳两市实现了336家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跨机构的共享调阅。
15、【人工智能重塑旅业价值链,德旅局访华考察数字化旅游应用市场】
据介绍,此次中国数字化旅游应用市场的考察之旅,德旅局及旅游同业与携程集团、上海数据交易所、蚂蚁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大疆等多家企业及机构,共同围绕数字旅游平台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技术、自动驾驶以及智能设备和物联网的旅游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16、【国家统计局: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总的来看,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有所回升,新动能较快成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17、【AI凝视下,求职者与招聘企业如何才能“双向奔赴”?】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阶段,AI面试技术难逃缺少个性化、针对性的问题,大多数AI面试产品的应用范围和行业的绑定关系不强。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出现,AI面试产品将进一步升级,这意味着目前AI面试经验中的一些“通用模板”,将难以应对越来越“智慧”的AI面试官,AI面试的公平性将进一步提升。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shebao100.cn/news/65085.html

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