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APP
首页 > 快讯 > 警惕表演式加班成职场荒诞剧

警惕表演式加班成职场荒诞剧

2025-04-21 10:23 · 中国劳动保障报 · 191人阅读
文章探讨了“表演式加班”现象及其对企业管理和员工健康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源于企业将工作时长与绩效挂钩,导致员工被迫“假装忙碌”,形成病态职场文化。文章指出,这不仅透支员工身心健康,也削弱企业管理效能。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转向以效能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同时员工也应树立正确劳动观,共同推动健康职场文化的形成。
文章探讨了“表演式加班”现象及其对企业管理和员工健康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源于企业将工作时长与绩效挂钩,导致员工被迫“假装忙碌”,形成病态职场文化。文章指出,这不仅透支员工身心健康,也削弱企业管理效能。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转向以效能为导向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同时员工也应树立正确劳动观,共同推动健康职场文化的形成。

上司和同事都没走,你会按时下班吗?一名网友说,很多时候,就算没有工作也会留下加班,这样才能给上司和同事留下自己“工作饱和”的印象。当前,一些企业把加班时长作为评优、涨薪的评估标准,表演式加班的现象不时出现。

表演式加班已经异化为职场生态的畸形注脚。“比上司晚一分钟离开”的机械服从,“晒朋友圈刷存在感”的社交表演,“无效会议开到深夜”的形式主义狂欢,构成当代职场的黑色幽默。

一边是企业错把工时当绩效,一边是职场人被迫陷入“假装很忙”的状态。这场以时间为计量单位的荒诞剧,既透支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消解了企业管理的理性根基,更折射出一些人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偏差。

在表演式加班这场荒诞剧里,每个职场人既是演员也是观众。上司通过“员工在忙”彰显管理水平,员工借“加班很多”换取上司认可,企业陷入虚假繁荣、自我麻痹。

表演式加班蔓延,暴露出企业管理体系的系统性病变。绩效考核与工作时长强行捆绑,催生出“唯时长论”的病态文化;管理者缺乏科学评估手段,只能依赖简单粗放的在岗监督;组织沟通机制失效,导致任务分配与进度追踪陷入混沌状态。

更深层危机还在于集体心理的异化。在破窗效应之下,率先打破规则者会成为众矢之的。一些员工为了维护积极、奋斗的形象,不得不持续投入无效劳动。

无效忙碌看似是员工个人的问题,从长远看会影响企业发展。由管理惰性形成的本末倒置考核体系,不仅影响企业生产力,还容易让人才在流程消耗中黯然离场。

破解这一困局,需要企业从以时间管控为主转向以效能导向为主,形成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种效能导向管理,重在重塑企业观念,即真正的发展不应以透支个体为代价,而应建立在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以劳动者自愿为前提。

告别表演式加班,既需要制度重构,也离不开劳动者的正确认知。合理的加班,不在于陪绑时长,不是要坚守到最后一盏灯熄灭,而是出于现实需要、彰显奉献精神。当每个职场人都能用效率赢得尊重,以成果获得信任,“表演式加班”终将成为历史名词。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www.shebao100.cn/news/77290.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政府小程序查询
扫码查询当地社保办事小程序
Dynamic JFIF Image
Dynamic JFIF Image
查询结果示例
咨询社保AI助手
0/50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