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被签订”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仍可能构成劳动关系-社百网(社保100)

小程序
扫一扫访问小程序
APP
首页 > 百科 > 外卖骑手“被签订”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仍可能构成劳动关系

外卖骑手“被签订”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仍可能构成劳动关系

2024-12-15 14:57 ·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 255人阅读

案情介绍

向某某系某团外卖配送员,在某团合作商B电子商务公司徐家汇站点跑单,日常由站长管理,通过某软件平台获取报酬,B公司为向某某购买了雇主责任险。向某某在配送过程中受伤,起诉要求确认与B公司存在劳动关系。B公司抗辩已将外卖配送业务外包给案外乙公司,雇主责任险系根据平台规则统一购买,不同于用人单位购买的工伤保险,向某某与案外乙公司签订有《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向某某系基于合作关系配送外卖。向某某否认签署过《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称薪资平台注册系由站长委派下属组长统一操作。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向某某否认知晓《服务外包协议》,而《自然人服务合作协议》中落款“向某某”为打印字体,系注册薪资平台时系统自动生成的文本,故仅凭两份协议难以直接得出向某某与B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的结论,向某某根据B公司的指令提供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双方具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合意,判决确认向某某与B公司形成劳动关系。B公司上诉后,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法律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方式确定权利义务,但该种约定应当合法合理,不得通过虚假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规避法定责任。部分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以外包或劳务派遣形式进行用工,但实际上仍直接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在从业人员主张相关权益时否认建立劳动关系,用“外包”等外观形式规避法律责任,增加从业人员维权难度。司法审查中,应穿透意思自治的外观进行实质审查,审慎区分劳动关系与各类民事关系,从劳动管理事实和人身、经济从属性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甄别,准确判定法律关系本质,查明可能存在的“隐蔽劳动关系”,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来源:来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文字:张硕洋

摄影:严湛

文字:张硕洋

摄影:严湛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shebao100.cn/pedia/cs_72262.html

我来说两句

0/200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条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点击收起
推荐阅读
相关最新
政府小程序查询
扫码查询当地社保办事小程序
Dynamic JFIF Image
Dynamic JFIF Image
查询结果示例

官网查询(社保·公积金)

咨询社保AI助手
0/50

热门标签

更多

文章热榜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