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关于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暖心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省人社厅等九部门《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甘人社厅发〔2021〕2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省上决定2022年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暖心行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一系列部署要求,通过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暖心行动”,推动我省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范化解劳动纠纷,优化劳动保障服务,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质量,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重视、关心、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安排
(一)开展政策解读宣传活动。通过编制印发政策解读“口袋书”、召开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召开系统政策培训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率。指导平台企业准确理解政策,依法合规用工,完善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修改完善与用工合作企业的合作协议,积极承担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让依托平台就业的劳动者懂政策、会维权。(省人社厅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等有关单位配合;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二)开展集体协商试点活动。全省各市州和兰州新区分别选择1-2户平台企业开展集体协商试点工作,为全省平台企业开展劳动安全、职业伤害、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集体协商探路径、打基础、积经验。(各级工会牵头,人社等相关部门配合;2022年6月底前完成)
(三)开展示范宣传选树活动。一方面,组织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货车司机等宣传选树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平台企业权益维护示范企业宣传选树活动,正向引领、树立标杆,带动整个行业企业学习典型、对标先进,规范用工、健康发展。(省人社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交通运输厅、省邮政管理局、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等有关单位配合;2022年9月底前完成)
(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建设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省政府今年确定的“建设100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在这里“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暖心服务。(省总工会负责,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等有关单位配合;2022年12月前完成)
(五)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平台企业及其合作用工企业劳动管理制度规则、实行特殊工时制度、工作时间、支付加班报酬以及成立工会组织等情况开展摸排检查。及时约谈、警示、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整治企业诱导或强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为个体工商户规避用工主体责任的行为。及时处理涉及新就业形态违法违规用工问题线索,依法查处违法问题,督促整改违规行为。对查处的涉及新就业形态严重违法案件予以公布,适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各级人社部门牵头,各级工会等相关单位配合;2022年11月前完成)
(六)开展新就业形态领域创新创业比赛活动。积极动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新锐创客、创业新秀和创业达人选拔活动,大力组织开展快递、外卖等新就业形态领域创业创新比赛,搭建创新创业展示平台,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注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省人社厅牵头,相关单位配合;2022年11月前完成)
(七)开展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活动。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当地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培训工作,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大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工作,探索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各级人社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配合;持续推进)
(八)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行动。下发《甘肃省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实施方案》,对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可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以社会关注度大、职业伤害风险较高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行业为重点,探索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在全省铺开奠定基础。(省人社厅牵头,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配合;持续推进)
(九)开展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行动。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称评价体系,落实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称评价的倾斜支持政策,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职称评价方式取得高中初级职称资格,参加工程、艺术等系列职称评价,取得相应专业职称资格。对取得职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引导企业给予相应的津贴或补助,增强劳动者提升技术技能后的获得感。(省人社厅牵头,相关单位配合;持续推进)
(十)开展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行动。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纳入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行动范围,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政策咨询解答、社保卡待遇查询等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人社系统有办不成的事,可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投诉办理,让劳动者感受到人社温度。(各级人社部门负责,持续推进)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重要意义,把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工作作为今年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高度去谋划推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压实工作责任,积极推动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强化工作协同。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组织本系统有力有序推动,又要强化工作协同,合力推进活动安排。对工作推动中发现的违法问题,要依法查处;对违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问题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认真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和后续措施。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广泛宣传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典型,广泛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典型,形成正向激励的良好氛围;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依法查处的严重违法违规案件,落实联合惩戒措施,形成震慑效应。要加强舆情监测和处置,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四)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按照省政府《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的通知》(甘政发〔2022〕9号)要求,人社部门牵头对各有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季调度,各相关部门将工作进展情况于每季末向当地人社部门报送,人社部门汇总报当地政府。年底前各有关部门形成全年工作总结,报送当地人社部门。
转载须知:为了社保知识、政策、法律和资讯的普及与分享,社百网欢迎您转载,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
转载来源:社百网,转载链接:https://www.shebao100.cn/pedia/pl_53857.html

我来说两句
最新评论